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 2025 年重点工作

据中国建设报消息,12 月 24 日至 25 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 2025 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 释放需求:将 “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的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全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支持作用,加大力度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实行货币化安置。在新增 100 万套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对群众改造意愿强烈且条件成熟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2. 改善供给:商品房建设要严格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根据需求确定订购和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大配售型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帮助更多新市民、青年、农民工等实现安居。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优化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满足城镇住房困难工薪群体的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特别是优质住房供给。

  2. 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以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依托,通过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

  3. 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4.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为房屋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5. 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1. 建立城市体检与更新一体化机制:坚持 “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以问题导向查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目标导向找出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将体检出的问题作为更新改造的重点。
    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气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务,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持续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利用、老旧街区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构建城市管理新模式:完善 “一委一办一平台”,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形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高水平 “数字住建”:以 “新城建” 为引擎,系统推进数字家庭、智慧住区、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任务,全方位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 “中国建造” 升级版


全面深化建筑业改革:变革建造方式,改革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制度,健全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化建筑产业。
以高质量制度供给激发活力:全面梳理建筑业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对影响活力和积极性的内容进行整改或废除。
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国家标准,相应提升行业标准,鼓励支持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以标准提升引领建筑产业升级。
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选择基础较好的地区,支持打造形成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培育绿色建筑新经济增长点:2025 年实现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开展建筑光伏高质量发展试点。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提高住宅建设标准:发布新修订的《住宅项目规范》等住宅标准。
构建支持住房品质提升的制度体系:大力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
支持房企打造好房子样板:将保障房率先建成好房子。
推进老旧住宅更新改造:推广装配式装修,把老房子、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编辑:黄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很抱歉,您暂时无法发布评论。需要 登录 后才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