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分歧已现,科技在哪能否接棒?

军工板块风云突变,分歧初现

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团队牵头完成中国首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军工板块无疑是 A 股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然而,就在 8 月 5 日,这一板块却风云突变,出现了强烈的分歧。当日,军工板块整体呈现出震荡的态势,成交量较前几日显著放大,显示出多空双方的激烈博弈。据数据显示,军工板块指数在早盘一度冲高,但随后便迅速回落。
从个股表现来看,分化也极为明显。像长城军工,在 8 月 5 日再次触及涨停,截至当日收盘,涨停价 42.71 元,涨幅 9.71%,总市值 308.52 亿元,流通市值 308.52 亿元 ,总成交额 19.15 亿元。其涨停原因主要在于央企重组预期强烈,兵器装备集团重组事项获国务院批准,为公司带来了资源整合的想象空间。同时,2024 年公司研发费增长 19.45% 至 1.54 亿,11 个项目竞标成功,研发投入的增加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助力。资金流向方面,8 月 4 日公司入选龙虎榜,成交额 34.96 亿,总买入 16.32 亿,总卖出 -11.87 亿,大量资金的流入推动了股价上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科军工却在 8 月 5 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1574.06 万元。截至当日收盘,报收于 54.85 元,下跌 0.42%,换手率 7.6%,成交量 8.81 万手,成交金额 4.85 亿元。从资金流向具体数据来看,超大单净流出 1751.39 万元、占成交额 3.61%,大单净流入 177.33 万元、占成交额 0.37%,中单净流出流入 3117.11 万元、占成交额 6.43%,小单净流出 1543.05 万元、占成交额 3.18%。国科军工业绩表现也不太乐观,截至 2025 一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 1.25 亿元、同比减少 32.11%,归属净利润 2869.13 万元,同比减少 12.96%,扣非净利润 1515.92 万元,同比减少 50.06% 。
这种分歧的出现,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一些前期在军工板块获利颇丰的投资者,开始担忧板块的后续走势,考虑是否要落袋为安;而另一些投资者则认为,这种分歧只是短期的调整,军工板块长期的发展前景依然向好,甚至试图趁此机会逢低买入。

美股科技暴涨,全球资金流向何方?

就在军工板块在 A 股市场上经历分歧的同一天,大洋彼岸的美股市场却上演了一场科技股的狂欢。8 月 5 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其中纳斯达克指数大涨 1.95%,至 21053.58 点 ,创 5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科技股成为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的核心力量,以科技巨头英伟达为例,当日涨幅达到 3.62%,市值再创新高。其他如苹果、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股价也纷纷收涨,涨幅均超过 1%。
美股科技股的暴涨并非偶然。从经济数据层面来看,美国近期公布的一些数据为科技股的上涨提供了支撑。虽然 7 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 7.3 万个,远低于预期的增加 11 万个,是近五年来的最小增幅,且之前两个月的非农就业岗位增幅遭到大幅下修,但这种就业市场的疲软表现却引发了华尔街对于美联储加快降息步伐的憧憬。利率期货工具显示,对于 9 月份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的预期已从一周前的 63.1% 大幅飙升至 95.9%。在降息预期下,资金成本降低,这对于科技企业尤其是那些依赖大量资金投入研发的初创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因为较低的资金成本意味着它们可以以更低的代价获取发展所需的资金,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科技行业自身的创新和变革也是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动力。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OpenAI 旗下 ChatGPT 周活用户将达 7 亿,同比增 4 倍,谷歌与电力公司协议削减 AI 数据中心高峰用电,显示出 AI 算力的爆发式增长。科技巨头们为了在 AI 创新中保持竞争力,纷纷大幅增加资本开支,像亚马逊最近 12 个月的资本开支已超千亿美元,微软、谷歌、Meta 均为了抢占 AI 高地不惜重金投入数据中心建设和抢购 AI 芯片,Meta 更是掀起了抢人大战,争夺人才资源 。这些巨头们的积极投入,不仅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增强了投资者对科技行业的信心。
随着美股科技股的暴涨,全球资金的流向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大背景下,资金往往会流向那些具有更高回报率和增长潜力的资产。美股科技股的出色表现,无疑会吸引一部分全球资金流入美国科技股市场。然而,全球资金的流动并非是单向的,也并非一成不变。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在不同市场和资产之间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当美股科技股的估值过高,或者其他市场出现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时,资金也可能会从美股科技股市场流出,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国内的科技股市场。中国的科技行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 5G 通信、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全球资金流动的大背景下,国内科技股是否会成为全球资金的下一个配置目标呢?这无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国内科技板块:潜力无限,优势显著

近年来,国内科技板块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潜力,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科技行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研发经费投入数据来看,2023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突破 3.3 万亿元,达到 3335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4% ,增速高于 “十四五” 时期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7% 以上” 的规划目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 2.65%,比上年提高 0.09 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快于 “十三五” 以来年均水平 0.02 个百分点,延续较快提升态势,在全球位列第十二位,接近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税收优惠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 15% 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远低于一般企业 25% 的税率,这大大减轻了科技企业的负担,使其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中。
在技术突破上,国内科技企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以半导体领域为例,9 月上旬,工信部发文披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 年版)》,宣布在芯片制造设备的自主研发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在激光浸没式光刻机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华福证券表示,我国这一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65nm 技术节点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能满足我国众多领域对于芯片的需求,为我国的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标志着我国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024 年二季度以来,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的爆发,半导体行业明显复苏。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的数据,2024 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累计达 1499 亿美元,环比增长 6.5%,同比增长 18.3%。其中我国半导体行业贡献明显增量,二季度销售额达到 442.6 亿美元,环比增长 2.86%,同比增长 23.39%,增速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
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生活方式的普及,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 4,500 亿元人民币,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1.8 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5%。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的驱动。在云计算领域,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规模从 2025 年的 680 亿元增长至 2030 年的 3,4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1% 。庞大的国内市场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科技企业能够在本土市场积累经验和资源,进而拓展国际市场。
综合来看,国内科技板块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全球资金配置的潜在目标。全球资金在寻求更高回报率和增长潜力资产的过程中,很难忽视中国科技板块所蕴含的巨大机遇。无论是从短期的市场波动,还是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科技板块都具备吸引全球资金的实力和潜力。

投资逻辑转变:从军工到科技的理性选择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当军工板块出现分歧,而美股科技股暴涨引发全球资金流动方向变化时,从军工板块转移到科技板块或许是一个理性的投资选择。
从资金流向来看,这种转变趋势已初现端倪。8 月 5 日,A 股市场上不少科技股出现了资金净流入的情况。以联特科技为例,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9487.15 万元,占比成交额 8.48% 。截至 2025 年 8 月 5 日收盘,联特科技报收于 98.79 元,上涨 2.86%,换手率 16.73%,成交量 11.37 万手,成交金额 11.19 亿元。再看固高科技,截至 8 月 5 日收盘,报收于 31.98 元,上涨 1.81%,换手率 3.22%,成交量 9.00 万手,成交金额 2.87 亿元,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1231.87 万元,占比成交额 4.29% 。这些数据表明,已经有部分资金开始从军工板块流出,转而流入科技板块,寻求新的投资机会。【配图 4:联特科技 8 月 5 日资金流向图】
从行业前景角度分析,科技行业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加速到来,科技行业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以人工智能为例,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为这些领域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未来几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 30%。在半导体领域,随着 5G 通信、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而且,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国内半导体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相比之下,军工行业虽然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国防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到国防预算、国际政治局势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为平稳,发展空间的弹性相对较小。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关注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及时捕捉市场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当发现军工板块出现分歧,而科技板块展现出更强的发展潜力时,要果断调整投资组合,将部分资金从军工板块转移到科技板块。其次,要注重风险控制。科技板块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如技术创新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投资者在投资科技股时,要合理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只股票或某一个细分领域,以降低投资风险。最后,要保持理性和耐心。投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市场行情的变化也往往难以预测。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要保持冷静,不被短期的市场情绪所左右,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以获取更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从军工板块转移到科技板块是一种顺应市场趋势的理性投资选择。当然,投资决策需要谨慎权衡,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最合适的投资选择。

科技板块细分领域 —— 芯片,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在科技板块这个庞大的领域中,芯片作为核心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中国芯片行业在市场规模、技术突破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让人们对芯片领域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充满了期待。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芯片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5 年国内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 2.1 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15% 以上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大核心环节的产值占比将呈现 4:3:3 的均衡结构。在设计领域,2023 年市场规模达 583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4.5%,其中人工智能芯片、车规级芯片、物联网芯片成为主要增长极 。华为海思、平头哥半导体等企业在 5G 基带芯片、RISCV 架构处理器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人工智能训练芯片算力密度达到 512TOPS 。【配图 5:2020-2025 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及预测柱状图】
在技术突破方面,国内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发力。在制程工艺提升上,中芯国际成功突破 N+2 先进制程良率瓶颈,目前 N+2 制程良率已回升至 90.4% 。这不仅让中芯国际能为华为昇腾系列等高端芯片提供稳定代工服务,还满足了本土 AI 企业超 50% 的算力芯片代工需求。在芯片架构创新上,基于 RISC-V 的芯片发展迅猛,2024 年全球基于 RISC-V 的芯片出货量已突破百亿颗,其中中国贡献率超过 50%,并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智能网联汽车等高价值赛道率先实现批量落地 。在芯片产品研发上,众多企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 384 超节点真机首次亮相并获 “镇馆之宝” 奖项。该超节点首创将 384 颗昇腾 NPU 和 192 颗鲲鹏 CPU 通过全新高速网络 MatrixLink 全对等互联,算力规模达 300PFlops,并已在行业中得到应用 。7 月 27 日,燧原科技发布新一代训推一体 AI 芯片 “燧原 L600”。其定位极高性能 AI 算力,存储容量高达 144GB,存储带宽达 3.6TB/s,互联带宽 800GB/s,算力性能对标英伟达 H20 GPU 且大幅超越 。
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对芯片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十四五” 规划提出芯片自主率 70% 的目标,驱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规划 3000 亿元专项投入,重点投向 28nm 及以上成熟制程的制造产能扩充及 14nm 先进制程的技术攻关 。在地方层面,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产业基金,为芯片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支持。上海出台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设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总规模达数百亿元,重点扶持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企业发展。
综合市场规模增长、技术突破成果以及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看,芯片领域具备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的潜力。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芯片行业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全球供应链波动,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风险。但只要国内芯片企业能够持续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在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芯片领域有望在未来成为引领市场的投资风口,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结语:把握投资风向,理性布局未来

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军工板块与科技板块的跌宕起伏,成为了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军工板块在近期出现的分歧,虽为短期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从长期来看,其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依然具备稳定的发展基础和战略价值。而科技板块,尤其是国内科技板块,在政策扶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了投资者眼中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方向。
芯片领域作为科技板块的核心细分领域,更是在市场规模、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表现出色,有望成为下一个引领市场的风口。然而,无论是军工板块还是科技板块,投资都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蕴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科技板块的技术创新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军工板块的政策风险、国际政治局势风险等,都可能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投资者们在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时,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要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关注企业基本面,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在军工板块和科技板块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把握投资风向,理性布局未来,方能在资本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很抱歉,您暂时无法发布评论。需要 登录 后才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