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暂缓:全球经济流向大洗牌与政策涟漪效应
关税政策暂缓次日:全球经济流向大洗牌与政策涟漪效应
在全球经济紧密交织的当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中美这两大全球经济巨头间关税政策的走向,更是一举一动都牵引着世界经济的神经。就在 2025 年 5 月 12 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重磅发布,双方各取消 91% 关税,各暂缓 24% 关税 90 天,互相保留加征 10% 关税,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经济的版图上激起千层浪。而在关税政策暂缓后的第二天,全球经济流向已然发生了诸多显著变化,政策面的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
一、贸易流向:订单如潮涌,航运现生机
(一)美国订单激增,中国出口迎 “高光 90 天”
贸易追踪机构 Vizion 的数据宛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人们对全球贸易走向的猜测之上。截至 5 月 14 日的七天,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 277%,达到 21530 个标准集装箱,相比此前的 5709 个,近乎是一夜之间增长近 300%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美国市场对中国商品如饥似渴的需求。义乌,这座被誉为 “世界小商品城” 的贸易重镇,率先感受到了这股汹涌而来的订单热潮。企业负责人王晋围直言,4 月以来,美国剧增的关税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自家产品凭借创新性、质量以及价格上的强大竞争力,在关税政策调整后,迎来了美国客户的疯狂催促发货,工厂正火力全开,全力投入生产。朋友圈里,满是商家们兴奋呼喊 “要开干了” 的声音,吴庆芬和她的团队一边加紧工厂端生产和出货,一边加大接单投入,提醒客户抓紧盘库存、补货,增强抗风险能力。
(二)航运市场 “枯木逢春”,运价与运力齐波动
中美关税缓和的春风,也吹进了此前一直处于寒冬的航运市场。美森、长荣、COSCO 等船公司纷纷发布涨价通知,每个集装箱的运价上涨 500 - 1500 美元不等。此前,由于关税风波,中美海运贸易需求被严重抑制,集装箱海运需求更是遭受重创。众多集装箱海运公司为维持航线运价,不得不削减运力,一些船公司甚至缩减了三成以上美国方向的运力。如今,随着贸易量的突然暴增,美线航运运力瞬间出现供需错配的局面,运价随之水涨船高。不过,随着船公司逐步重新调整运力分布,未来美线舱位紧张的情况有望得到缓解。航运作为典型的周期板块,其核心在于供需错配,而当下船舶老龄化叠加船厂产能饱满的现状,或许为航运行业及 A 股航运板块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
二、资本市场:股市上扬,资金寻新向
(一)全球股市 “涨” 声一片,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5 月 12 日联合声明发布后,全球股市宛如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立即予以正向反馈。亚太股市开盘集体高开,A 股市场上,上证指数逼近 3400 点,光伏、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相关出口板块强势领涨,逐步收复此前关税突袭战以来的失地。港股恒生指数盘中大幅飙升,科技股、消费股成为领涨先锋,离岸中国资产也同步大涨。欧美股市在随后开盘时同样表现亮眼,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跳空高开,涨幅显著。市场此前对税率的预期多在 45 - 54%,而此次中美关税的大幅下调幅度远超预期,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二)资金流向转变,新兴市场受青睐
在关税政策暂缓的背景下,资金流向也开始出现明显转变。此前因关税战不确定性而避险情绪浓厚,大量资金涌入美债等传统避险资产。如今,随着风险偏好的回升,资金开始从避险资产中流出,寻求新的投资机会。新兴市场,尤其是与中美贸易关联紧密且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地区,成为资金追逐的新目标。例如,东南亚地区凭借其逐渐完善的产业链以及与中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同时,一些在关税战中受冲击较大但行业前景良好的板块,如科技硬件、机电设备等,也重新获得资金的关注,资金开始回流这些板块,推动相关企业股价上涨。
三、政策面影响:谈判开启新篇,各国政策微调
(一)中美谈判进入密集对话期,政策走向仍存变数
此次关税政策的暂缓,仅仅是中美经贸关系新篇章的开篇。联合声明发布后,双方明确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未来 90 天内将进入密集对话磋商期。虽然关税降低为双方经贸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但后续谈判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对等关税” 中被暂停的 24% 部分以及芬太尼对应的 20% 关税,都需要额外谈判。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向来具有不确定性,借芬太尼加征的 20% 关税有可能取消,但也需警惕特朗普再次反复,同时也要防范美国在行业层面借 232 调查加征关税的风险。不过,近 1 个月的 “关税战” 也让美国意识到,极限施压对中国难以奏效,这或许会促使美国在后续谈判中采取更为务实的态度。
(二)其他国家政策微调,全球经贸格局悄然重塑
中美关税政策的重大调整,也促使其他国家纷纷对自身经贸政策进行微调。欧盟此前在关税战中也受到冲击,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欧盟预计将对价值约 100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以维护自身的经贸利益。而在亚洲,一度停滞长达 5 年的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当即重启,搁置多时的 “中日韩自贸协定” 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三国试图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降低外部贸易风险。此外,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重新审视自身的贸易伙伴关系,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力求在全球经贸格局的重塑过程中抢占先机,全球经贸格局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关税政策暂缓后的第二天,全球经济已经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化与趋势。贸易、资本市场以及政策面都在这场关税调整的浪潮中重新寻找着平衡与方向。而未来 90 天的谈判期,将成为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关键阶段,中美两国以及世界各国都在密切关注着后续的发展,我们也将持续为大家追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