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 076 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12 月 27 日,我国海军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076 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下水,并被命名为四川舰,舷号 “51”。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我国海军在舰艇建造技术和作战能力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提升我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5义.
全国首款市域 C 型动车组列车通车运营:同样在 12 月 27 日上午,上海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举行了通车运营仪式。这条线路采用了全国首款市域 C 型动车组列车,其基于复兴号技术平台打造,全长 68.6 公里,列车设计速度为 160 公里 / 小时。该线路的开通实现了虹桥、浦东两大机场 40 分钟内的快速通达,极大地提高了上海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也展示了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能5力.
美团将建立算法公开机制:12 月 27 日,美团发文宣布,近期拟采取八项改进举措,并将更加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美团后续将依据各界意见,不断改进及公示相关举措,持续推进算法公开。这一举措体现了科技企业在面对社会关切时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担当,有助于提升平台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更好地保障用户和骑手等各方的权5益.
小米澎湃秒充协议全面免费开放:在 12 月 27 日的 2024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小米传来了一个令广大用户兴奋的消息 —— 小米澎湃秒充协议宣布面向所有车企、终端厂商、全行业配件厂商免费开放。现场展示的安克、罗马仕等品牌的充电宝也已支持小米澎湃秒充,分别支持 33w 和 55w 快充。这一开放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快充技术在全行业的普及,为用户带来更便捷、高效的充电体5验.
中关村科技租赁业务拓展:据智通财经 app 讯,2024 年 12 月 27 日,中关村科技租赁有两大重要业务动作。其一,该公司作为买方与供应商及承租人订立采购协议,花费约人民币 3000 万元购买算力租赁业务资产,并作为出租人与承租人订立融资租赁协议,将该资产出租,租赁期为 24 个月,总租赁款项约为人民币 2523.82 万元。其二,公司还就余热发电装置订立了采购协议及融资租赁协议,购买价款为人民币 32,737,929.42 元,租赁期为 60 个月,总租赁款项约为人民币 34,066,701 元。这些业务的开展表明中关村科技租赁在科技租赁领域的积极布局和业务拓展,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278展.
中华银科技认购股权:12 月 27 日,中华银科技旗下智能南网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其与祝建明及香港太平洋生命科学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订立合资协议,智能南网集团有限公司将认购新发行股份,占合资公司经认购事项扩大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 51%,认购总价为 51 万港元。此次认购股权的举动,显示了中华银科技在消费品贸易及电子商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投资意4向.
小米公司高层发声及产品动态:在 12 月 27 日晚举行的 “卢伟冰的年度总结” 活动中,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透露,2024 年小米全球高端手机销量已经突破 1000 万部,大概会在 1200 万左右,同比增长 43%。此外,小米Redmi Turbo 4 手机最新现身 Geekbench 跑分库,其首发天玑 8400-Ultra 芯片,配备 16GB 内存,单核成绩为 1642 分,多核成绩为 6056 分,展现了小米在手机产品性能上的不断提升和创5新.
比亚迪多项消息:一是比亚迪全新 MPV—— 夏的预扣提车价曝光,28 万元起,新车将会推出 4 款配置,计划 2025 年 1 月 8 日上市。二是从 12 月 27 日起至 2025 年 1 月 26 日,比亚迪秦 Plus EV荣耀版限时优惠 1 万元,优惠后起售价为 9.98 万元,并且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购车开票的用户,还可享受至高 2.5 万元置换补贴。另外,比亚迪法务部 12 月 27 日午间发文宣布,就起诉自媒体 “龙猪 - 集车” 及相关账号名誉权纠纷一案,已于昨日收到法院判决,自媒体 “龙猪 - 集车” 需赔偿 201.87 万5元.
高合汽车发放和解金:据九派财经报道,今年 2 月宣布停工的高合汽车,于 12 月 26 日下午开始,为部分今年 10 月与员工签订和解协议的员工发放了和解金。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反映了科技企业在面临困境时对员工权益的妥善处5理.
从 12 月 27 日的这些科技资讯动态和公司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科技领域在多个方向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硬件制造方面,从海军舰艇到市域动车组列车,再到
手机芯片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在科技服务领域,如美团的算法公开机制建立、中关村科技租赁的业务拓展等,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也日益激烈,如小米澎湃秒充协议的开放,将进一步加剧快充技术市场的竞争,促使行业不断进步。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科技在更多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让我们继续关注科技圈的动态,共同见证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